鄂职改办〔2020〕70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社局(职改办),省直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人事处(人力资源部):
根据《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人社部令第40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2020年度全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下简称“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
(一)在我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
(三)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四)已退休人员和达到退休年龄人员(按有关文件规定延缓办理退休手续除外)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二、评审时间
各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高评委会”,见附件1)开展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原则上在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向省职改办报送评审结果等材料时间原则上在2021年1月31日前完成(自主评审单位除外)。具体申报、材料受理时间以各高评委会办公室发布的年度评审(材料受理)通知为准。
三、申报渠道和方式
(一)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由用人单位对其业绩情况进行审核、公示、推荐申报,按规定程序逐级报送相应评委会办公室。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按岗申报,其中聘用(人事代理)人员,由用人单位比照本单位同类人员业绩情况进行审核、公示、推荐申报,推荐时在其岗位审核表中注明聘用或人事代理人员。
(二)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在劳动关系所在地自愿参加职称评审,不受户籍、档案等制约。可由用人单位、人事代理机构、工商联、行业协会(学会)或设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地的职称申报受理服务点履行审核、公示、推荐程序。被派驻我省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按有关规定在我省申报职称评审。
(三)自由职业人员,由人事代理机构履行审核、公示、推荐程序。
(四)申报人员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原则,根据各职称系列(专业)评审委员会发布的年度评审(材料受理)通知要求和申报评审条件,如实填报个人学历、从业经历、现岗位情况和任现职以来业绩成果,签订诚信承诺书(附件4),并报送至用人单位。其中高级职称须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选择省人社厅,查找“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点击在线申请)申报(自主评审单位可自主选择使用)。未按规定时间完成网上申报,或申报时提交材料不全或未如实填报的,由个人承担相应责任。
四、有关政策
(一)高级经济师评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2020年起,副高级经济师职称需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合格作为申报副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审的条件;知识产权专业纳入经济系列,中、初级职称实行以考代评,不再进行评审或认定,副高级职称需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合格作为申报副高级知识产权师职称评审的条件,此前按照相关规定获得的知识产权领域相关职称,可作为申报经济系列知识产权专业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的条件。
(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继续推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的统一。其中正高级教师仍实行总量控制,担任学校和教研机构行政领导职务不得超过30%,具体通过人数由省级人社、教育部门核定(属高层次认定人才占通过数),评审结果报国家备案。
(三)中央在鄂单位委托评审。不具备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条件的中央在鄂单位,可由其主管部门按程序委托我省经核准备案的职称评审委员会代为评审。为进一步简化手续,中央在鄂单位不再需要每年单独出具委托评审函,可由其主管部门按照“多个年度、多个系列、一次委托”的原则,根据我省职称评审管理权限,向省级或属地人社(职改)部门出具一个总的委托函,注明委托原因、委托专业等情况,原则上一次委托期限不超过3年。委托范围内的专业技术人员,人社(职改)部门不再审核资格,由相应职称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对照我省相应条件标准审核后,按程序参加职称评审。
(四)水平能力测试。专业技术人员报考专业、级别应与参加职称评审的专业、级别相一致,高级合格标准仍实行双线控制(合格线按百分制计算不低于60分,合格率不超过80%)。中初级合格标准和通过率由各评委会办公室报请评委会核准管理部门协商后确定。各评委会办公室要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在组织水平能力测试时细化防控措施,创新方式方法,确保水平能力测试工作安全平稳。
(五)转评和晋升。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岗位变动,在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符合现专业技术岗位能力业绩条件的,可以申报转评。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对应为国家规定以考代评的职称系列(专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专业技术人员转评后晋升高一级职称,原职称系列(专业)与现申报职称系列(专业)相近、岗位职责相关联的,原专业技术工作年限、任职年限和聘任年限可累计计算,原岗位工作业绩可作为晋升依据。专业技术人员同一年度不得同时转评和晋升。
(六)职称评审通过率。我省各高评委会评审通过率按层级分别设定,正高级通过率原则上不超过70%(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核定通过人数),副高级通过率原则上不超过80%。中初级通过率按权限由相应评委会核准管理部门确定。自主评审单位可结合人才队伍梯次建设实际,按不超过岗位空缺数设定通过人数。
评审通过率=评审通过人数÷正式提交评委会评审人数×100%。高层次人才、援外援藏援疆援青人员可不纳入评审通过率计算范围。
五、高评委会及办公室的调整
(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撤销原设置在各市(州)的“湖北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重新组建各地区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名称统一为“XX市(州)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二)撤销湖北省正高职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评审委员会。将建筑工程技术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建筑工程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电子技术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电子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医药工程技术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医药工程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土地地质测量专业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土地地质测量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质量计量标准化专业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质量计量标准化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水利电力工程技术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水利电力工程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林业技术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林业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安全工程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安全工程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环境工程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环境工程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路桥、港航专业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路桥、港航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通信专业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通信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农业技术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农业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其他工程相关专业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部分工程专业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三)撤销湖北省正高职高级经济(统计、会计、审计)师评审委员会。将经济专业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经济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其中将民营企业经济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非公经济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统计专业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统计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会计专业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会计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将审计专业正高级职称纳入“湖北省审计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
(四)省人事考试院继续承担“湖北省部分工程专业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湖北省工艺美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相关工作,评审级别为正高级及以下。
(五)将原设立在省人社厅职改办的技工院校教师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授权省人事考试院承办。
六、资格审核
(一)用人单位推荐初审。用人单位对推荐程序及申报人员岗位、工作经历及业绩材料审核把关负主要责任。用人单位推荐时,可制定不低于省级标准的单位推荐标准,推荐程序应公开透明,推荐结果须在单位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用人单位出具“申报人员工作岗位符合申报条件规定,个人信息和业绩材料已经审核,均真实有效,同意上报”的推荐意见,报送同级主管部门审核。
(二)行业主管部门、人社部门复审。各级行业主管部门、人社部门根据相关职能职责负责复审工作,重点审核破格、转评、事业单位岗位空缺、“双肩挑”人员的相关手续等,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应及时退回并向申报人说明原因。
(三)评委会办公室终审。对申报材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报人员逾期未补充完整的,视为放弃申报。对不符合申报条件和程序、超出评委会受理范围或违反委托评审程序报送的申报材料,应及时按原报送渠道退回,并告知申报人。市(州)卫生、中小学教师终审按有关规定执行。
七、评审组织
(一)各高评委会年度评审工作方案,应于评审前5个工作日报省职改办备案,备案内容包括资格审查、评审会议程和评审通过率设定等评审工作准备情况。
(二)各评委会召开评审会时,应组织专家评委集中学习《暂行规定》相关评审程序、有关要求和各系列(专业)申报评审条件等,并提出有关评审要求和评审纪律,特别强调要坚守评价标准的底线要求,严格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
(三)评委会专家应具备《暂行规定》所列条件,且任期不得超过3年。其中,已办理退休手续,并未从事本领域专业技术工作的专家一般不担任评委;没有职称的行政领导不得担任评委;不具有本职称系列的专家不能担任评委;不具有本专业相应层级(低于)职称的专家不能担任评委。
(四)各评委会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评委会专家库,每年召开评审会议前,在评委会专家库内随机抽取评审专家组成职称评委会,评委会组成人员应为单数,按系列组建的高评委会专家不少于25人,按专业组建的高评委会专家不少于11人,出席评审会议的专家人数不少于评委会人数的2/3。高评委会人数,经省职改办同意,可以适当调整。
(五)评审结束后由评委会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发现的问题线索,由评委会组建单位调查核实。对公示后无异议的评审通过人员(高级以上),报省职改办确认发文,高评办集中办证。自主评审单位和各地中小学教师、卫生系列按有关规定执行,结果向省职改办备案。
八、有关要求
(一)进一步严格工作程序。各级人社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评委会办公室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开展职称评审工作,严格按照评审方案和规定时间节点组织完成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不得擅自调整受理申报及评审范围,不得随意放宽审核把关要求和降低评审条件标准,确保评审工作质量。要严格执行推荐结果、评审结果“双公示”制度,对通过举报投诉等方式发现的问题线索,要深入进行调查核实,形成结论性意见。对无法按期完成年度评审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二)进一步优化服务能力。各级人社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评委会办公室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提升职称评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职称评审工作满意度。全面推动各高评办实现网上评审、网上表决,数据自动生成,确保高效、准确完成年度评审工作。从今年起,专业技术人员补办职称证书或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时,不需要登报刊登遗失声明,只提供相应补办(发)登记表、1寸白底登记照和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即可办理。
(三)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各级人社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评委会办公室、用人单位要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负责的工作合力。省职改办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职称评审全过程监督,通过质询、约谈、现场观摩、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各级评委会及其办公室开展评审工作进行抽查、巡查,以及必要的倒查、复查。凡违反政策规定的,将依纪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本通知未尽事宜,按照国家和我省现行职称评审政策规定严格执行。本年度职称评审过程中,如遇其他职称政策调整,按新政策执行。
附件:1.市州高评委会及省级行业部门高评委会目录及联系方式
2.2020年度事业单位高级职称申报情况核定表
3.2020年度 系列(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成绩汇总表
4.诚信承诺书
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7月2日
附件1
市州及省级行业部门高评委会目录及联系方式
序号 |
高评委会名称 |
评 审 范 围 |
主管/主办单位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一、市州高评委会(34个) |
||||||
1 |
武汉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武汉市职改办 |
李 娜 |
027-83919124 |
|
2 |
武汉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3 |
黄石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黄石市职改办 |
唐 泓 |
0714-6513182 |
|
4 |
黄石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5 |
十堰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十堰市职改办 |
刘生才 |
0719-8665733 |
|
6 |
十堰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7 |
襄阳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襄阳市职改办 |
琚勇胜 |
0710-3607381 |
|
8 |
襄阳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9 |
宜昌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宜昌市职改办 |
王 冬 |
0717-6056817 |
|
10 |
宜昌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11 |
湖北省工程技术(宜昌)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工程系列(建筑、化工、机械、水利水电、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7个专业)副高级 |
||||
12 |
荆州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荆州市职改办 |
李豫军 |
0716-8278476 |
|
13 |
荆州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14 |
荆门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荆门市职改办 |
夏琼艳 |
0724-2373359 |
|
15 |
荆门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16 |
鄂州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鄂州市职改办 |
朱子龙 |
0711-3358445 |
|
17 |
鄂州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18 |
孝感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孝感市职改办 |
陈晓军 |
0712-2702808 |
|
19 |
孝感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20 |
黄冈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黄冈市职改办 |
王 鹏 |
0713-8128653 |
|
21 |
黄冈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22 |
咸宁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咸宁市职改办 |
望秀玲 |
0715-8235615 |
|
23 |
咸宁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24 |
随州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随州市职改办 |
刘 凌 |
0722-3231507 |
|
25 |
随州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26 |
恩施州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恩施州职改办 |
包青侠 |
0718-8222032 |
|
27 |
恩施州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28 |
仙桃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仙桃市职改办 |
孙仁涛 |
0728-3323316 |
|
29 |
仙桃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30 |
天门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天门市职改办 |
余亚军 |
0728-5221515 |
|
31 |
天门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32 |
潜江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
本地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潜江市职改办 |
陈传龙 |
0728-6299001 |
|
33 |
潜江市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地卫生系列正、副高级 |
||||
34 |
湖北省工程技术(东湖高新区)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本区域工程系列正、副高级 |
东湖高新区 职改办 |
唐杏红 |
027-65563223 |
|
二、省直高评委会(38个) |
||||||
35 |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省直)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直中小学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省教育厅 职改办 |
程少波 |
027-87328142 |
|
36 |
湖北省中专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中专教师正、副高级 |
||||
37 |
湖北省实验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实验技术正、副高级 |
||||
38 |
湖北省党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党校(行政学院)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省委党校职改办 |
刘小德 |
027-85306849 |
|
39 |
湖北省播音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播音专业正、副高级 |
省广播电视局 职改办 |
邱佳英 |
027-68892414 |
|
40 |
湖北省自然科学研究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正、副高级 |
省科技厅职改办 |
陈 涛 |
027-87135875 |
|
41 |
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社会科学研究系列正、副高级 |
省社科院职改办 |
陈爱民 |
027-86772206 |
|
42 |
湖北省新闻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新闻专业正、副高级 |
省委宣传部 新闻处 |
李 薰 |
027-87232125 |
|
43 |
湖北省出版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出版专业正、副高级 |
省委宣传部 出版处 |
张 超 |
027-68897153 |
|
44 |
湖北省艺术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艺术系列正、副高级 |
省文化和旅游厅职改办 |
黄德政 |
027-68892337 |
|
45 |
湖北省文物博物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文物博物专业正、副高级 |
||||
46 |
湖北省群众文化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群众文化专业正、副高级 |
||||
47 |
湖北省图书、信息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图书、信息专业正、副高级 |
省信息学会 |
门玉英 |
027-87837216 |
|
48 |
湖北省文学创作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文学创作专业正、副高级 |
省作协职改办 |
熊 芸 |
027-68880633 |
|
49 |
湖北省档案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档案专业正、副高级 |
省档案局 职改办 |
鲁 旭 |
027-87237876 |
|
50 |
湖北省律师、公证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律师、公证专业正、副高级 |
省司法厅 职改办 |
彭 岚 |
027-87238583 |
|
51 |
湖北省高级教练审核组 |
省内体育教练专业副高级(正高级评审权在国家) |
省体育局职改办 |
刘王为 |
027-87313657 |
|
52 |
湖北省建筑工程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建筑工程专业正、副高级 |
省住建厅职改办 |
詹文臣 |
027-68873115 |
|
53 |
湖北省路桥、港航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路桥、港航工程专业正、副高级 |
省交通厅职改办 |
彭 哲 |
027-83460765
|
|
54 |
湖北省电子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电子技术工程专业正、副高级 |
省中小企业 服务中心 |
张肇平 |
027-88040596 |
|
55 |
湖北省医药工程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专业正、副高级 |
省药品监督 管理局职改办 |
胡玉强 |
027-87111579 |
|
56 |
湖北省土地地质测绘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土地、地质、测绘专业正、副高级 |
省自然资源厅、省地质局职改办 |
陆建考 张瑜林 |
027-86656078 027-85863060 |
|
57 |
湖北省质量计量标准化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质量计量标准化专业正、副高级 |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职改办 |
黄晓飞 |
027-87822243 |
|
58 |
湖北省水利电力工程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水利电力工程专业正、副高级 |
省水利厅职改办 |
江 山 |
027-87221737 |
|
59 |
湖北省林业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林业工程专业正、副高级 |
省林业局职改办 |
王 璐 |
027-87698320 |
|
60 |
湖北省农业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农业技术专业正、副高级 |
省农业农村厅 职改办 |
李 俊 |
027-87667165 |
|
61 |
湖北省安全工程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安全工程专业正、副高级 |
省应急管理厅 职改办 |
徐雄飞 |
027-87739311 |
|
62 |
湖北省环境工程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环境工程专业正、副高级 |
省生态环境厅 职改办 |
李 浩 |
027-87740359 |
|
63 |
湖北省通信专业高级职务评委会 |
省内通信工程正、副高级 |
省通信学会 |
易 武 |
027-87796789 |
|
64 |
湖北省经济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经济系列正、副高级 |
省政府国资委 职改办 |
张凤琴 |
027-87235624 |
|
65 |
湖北省非公经济高级经济师专项评审委员会 |
省内非公经济正、副高级 |
省工商联职改办 |
胡 婷 |
027-88713978 |
|
66 |
湖北省会计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会计系列正、副高级 |
省财政厅职改办 |
黄朝晖 |
027-67818635 |
|
67 |
湖北省审计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审计系列正、副高级 |
省审计厅职改办 |
毛开杰 |
027-87252517 |
|
68 |
湖北省统计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统计系列正、副高级 |
省统计局职改办 |
张 蔚 |
027-87710211 |
|
69 |
湖北省翻译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翻译专业正、副高级 |
省委外办 |
周 茜 |
027-87122256 |
|
70 |
湖北省技工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技校教师系列正、副高级 |
省人事考试院 |
龙海涯 |
027-87232951 |
|
71 |
湖北省部分工程专业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机械(智能制造)、化工、冶金、采矿、煤炭、建材、纺织、轻工、广播电视、粮食工程等专业正、副高级 |
||||
72 |
湖北省工艺美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
省内工艺美术专业正、副高级 |
附件2
2020年度事业单位高级职称申报情况核定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合 计 |
正 高 |
副 高 |
||
设岗情况 |
||||
已聘情况(不含“双肩挑”) |
||||
待聘情况 |
||||
空岗情况 |
||||
申报 情况 |
空岗申报 |
|||
不占岗位申报 |
||||
申报人员 姓名及专业 |
-- |
|||
主管部门 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人社事业 单位人事 管理部门 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备注:1.此表由用人单位填报,并加盖公章。
2.设岗情况为人社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批复调整的岗位数量;已聘情况为现已经聘任到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数量;待聘情况为所有取得职称未聘到相应职级的人员数量;空岗情况为单位实际空缺的岗位数量;申报情况中的空岗申报为按照空岗申报原则申报的人员数量,不占岗位申报为按照规定不占岗位申报的人员数量。
3.各地区各部门可结合实际,对本表格进行适当调整。
附件3
2020年度 系列(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成绩汇总表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身份证号码 |
工作单位 |
年度 |
组织单位 |
系列 |
级别 |
专业 |
准考证号 |
成绩 |
是否合格 |
合格线 |
附件4
诚 信 承 诺 书
本人系 (单位)工作人员,现申报 (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
本人承诺所提交的所有申报评审资料(包括学历、职称、考试、奖励证书及论文、业绩证明等材料)均为真实。如提供虚假的申报资料,本人自愿三年内停止申报任职资格,并接受政府职改部门的处理。
承诺人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