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7日 驱傩日
驱傩日是民间,在腊八节前一天或当天,举行的一种驱傩除疫的风俗。驱傩是一年之终、新年伊始的系列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约在西周时期已成礼制。专门研究傩文化的学者指出,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
2024年01月18日 腊八节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
2024年02月02日 北方小年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又称“灶神节”、“祭灶节”。因小年的主要活动——祭灶是在晚上进行,所以也称“小年夜”、“小年晚”。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
2024年02月03日 南方小年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又称“灶神节”、“祭灶节”。因小年的主要活动——祭灶是在晚上进行,所以也称“小年夜”、“小年晚”。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
2024年02月03日 祭灶
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
2024年02月05日 尾牙
尾牙,福建和台湾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每月的初二、十六,是福建商人祭拜地基主和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
2024年02月09日 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夜、年夜、年三十、过年前夕、大晦日,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这天的确实日期会因为历法而有所不同。传统上汉字文化圈以农历作为历法,由于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
2024年02月10日 春节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
2024年02月13日 接神日
大年初四,初四是“接神日”。闽、台两地皆称这一天为“神落天”。当日,各家各户都要在厅堂供奉牲礼、果品、甜食等,燃放爆竹、烧金纸、神马,恭恭敬敬地迎接诸神下凡,继续履行司掌人间善恶的职责。
2024年02月14日 破五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中国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
2024年02月14日 隔开日
破五节,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指每年农历正月初五,根据东亚传统习俗,当日为新春假期结束,开始工作的日子。因为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四的诸多禁忌,在此日全破,故北方称“破五节”,另外因为隔开了春节假期,神桌上的糕
2024年02月16日 人日节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亦称“人胜节”。这个节日所处的时间点比较特殊,刚好处在新年和元宵节两大节日之间。根据民间传说,正月初七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为此俗称“人日”、“人日节”、“人胜节”、“人
2024年02月17日 顺星节
顺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正月初八。传说年初八是天上诸星下界的日子,故称为顺星。中国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八也是谷子的生日。民间认为,初八这一天天气好,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反之则可能会欠收。在中国古代,
2024年02月17日 谷日
谷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国民间传说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这种习俗蕴涵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
2024年02月18日 天日
天日即正月初九,中国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生日。农历正月第九天,一般都是在立春的节气刚过,恰是“一阳初始”是大自然开始“万象回春”的时刻。明王逵《蠡海集》记载:“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
2024年02月19日 地日
地日来历 正月初十是地日,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地日也称“石不动 ”“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
2024年02月24日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
2024年02月29日 天穿节
天穿节,中国传统节日,但“天穿日”传统在北方地区及客家人中普遍留存,与之相关的节日还有地穿节。节日时间各地略有差异,以正月初七、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五日不定,以正月二十为多。天穿节作为中国民间纪念
2024年03月05日 填仓节
填仓节,为每年正月二十五,据说是仓王爷的生日,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
2024年03月10日 中和节
中和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是农历二月初二,不过当时的日期是在农历二月初一,随着历史的演化,改为二月初二。相传“中和节”是唐代设立的节日,始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 由于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
2024年03月11日 社日节
社日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按立
2024年03月11日 龙抬头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2024年03月11日 春社
春社是最为古老的汉族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在商、西周时期,是男女幽会的狂欢节日,而后来则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但在汉族民间也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
2024年03月24日 花朝节
花朝节,是指中国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也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举行。节
2024年04月04日 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2024年04月11日 上巳节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 [11] ,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
2024年04月12日 寒食节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
2024年05月01日 天后诞
天后宝诞,也称呼为天后诞,是庆祝天后(妈祖)诞辰的中国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举行。中国民间相传,天后娘娘法力无边,经常在海上拯救遇难者,渔民们把她尊为守护神,后来沿海一带的人们,不仅视其为海神
2024年05月01日 妈祖诞辰日
妈祖,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海神,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 ,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原名林默 ,宋建隆元年(960年)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
2023年06月22日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
2023年07月07日 分龙节
分龙节是流传于南北各地的民间节日。此际多雨,传说是龙分开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除了汉族,它也是毛南族、畲族的传统节日。有趣的是,这个节日的内容与日期都不太统一。地区不同节日内容也有所不同,人们或祈雨、或
2023年07月12日 会龙节
旧时汉族民间节日。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农历五月廿五举行。相传五月廿分龙节时,小龙离开老龙,至廿五会聚,两龙都高兴得落泪,所以当天多有大雨。民间有“小龙会娘,大哭一场”之说。江河沿岸家属,在节前
2023年07月23日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天贶节。道家的称呼,起源较晚。淮安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
2023年08月01日 五谷母节
祭五谷母。民间有“六月十五、十月十五五谷母生”之谓,旧俗多在饭桌墙上挂五谷母像(神农像),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十月十五及喜庆时祭拜之。民间之称“五谷母”,一说是神农氏,一说是五谷之神。农民用米筒装满白米
2023年08月06日 观莲节
观荷节又称荷花生日 、观莲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由于荷花要到夏季才开放,因此,古时人们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定为荷花生日。每逢这一天,男女老少都纷纷到荷塘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2023年08月22日 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2023年08月30日 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
2023年09月06日 财神节
财神节,是中国汉族、土族等地民间祭祀财神的节日。为农历七月廿二,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七月廿二是财帛星君的成道日。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这一天有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习俗,所以逢年农历正月初五及七月廿二便是
2023年09月14日 地藏节
农历七月三十日(或廿九日)精确地说应为七月晦日,为地藏王节。相传是地藏王涅槃得道之日。瑞安人叫“地藏王菩萨生日”。地藏,其义为“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这就是说,他如同大地,含藏着无数善
2023年09月29日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
2023年10月23日 敬老节
从世人的角度看,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在我国就有一个这样的敬老的节日,它就是重阳节。重阳节有名老人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
2023年10月23日 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2023年11月13日 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
2023年11月22日 十成节
十成节,又称重十节,十月节、食新米节、丰收节、庆丰节、双十节,流行于中国南方部份地区、越南、日本中部地方、关东地方和东北地方南部,是汉族部份地区和族群(如部份地区的客家人、潮汕人)、壮族、彝族、哈尼族
2023年11月27日 下元节
下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下元
2023年12月22日 冬至节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